一次性补助春节前发放!
综合考虑是不是有法定赡养和抚(扶)养义务关系、是否共同享受家庭权利和承担家庭义务、是否有能力履行扶助关爱义务等来确定计入一同生活的共同生活的亲属。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应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全日制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教育的子女)以及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除《大连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细则》第十条规定外,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也不计入一同生活的共同生活的亲属,按照法定赡养、抚养义务关系计算赡养费、抚养费。
目前我市各区市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统一的吗?标准是多少?符合什么样的条件能申请城市和农村户籍低保待遇?
我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是实行统一政策和标准。自2024年7月1日起,低保标准为972元/人/月。凡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上述当地低保标准的本市非农户籍居民,在财产合乎条件的情况下,都能直接或者通过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向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申请办理。
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805元/人/月;其他涉农地区农村低保标准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保持一致,为972元/人/月。凡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我市农村户籍居民,在财产合乎条件的情况下,都能够最终靠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或者直接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困难家庭(指家庭财产符合低保条件,且一同生活共同生活的亲属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五倍的重病家庭或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三倍的重残家庭)中重病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包括三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其(低收入共同生活的亲属除外)个人收入扣除赡养费、抚(扶)养费、遗属补助费后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可以单独申请低保。
本人重残享受单独保障,可以既享受低保单独保又享受低收入保障吗?我的家人能够轻松的享受低收入保障吗?
同一成员不可兼得两类保障,但2024年最新政策规定:低收入共同生活的亲属符合“单独保”低保救助的,要与低收入家庭确认结果一并做出,其他成员仍按低收入家庭给予救助。
要符合一定条件。当共同生活共同生活的亲属均为我市户籍,可以由户主或者其中一个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一致的共同生活的亲属以家庭为单位向其户籍所在地提出申请,一同生活共同生活的亲属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均不一致的,可以由户主或者任一共同生活的亲属以家庭为单位向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提出申请。当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中存在我市和外市混合户籍,由持有我市户籍人员以家庭为单位向其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
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
前款所称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中央确定的城镇和乡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优待抚恤金、高龄津贴不计入在内。
截至目前,市民政局已联系有关部门对7.8万户困难群众进行数据比对核查,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在春节前将补贴资金进行发放。
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一般来说包括住宿费、餐食费和护理费。养老机构应当依照其登记类型、经营性质、运营方式、设施设备条件、管理上的水准、服务的品质、照料护理等级等因素合理确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养老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接受社会监督。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的对象最重要的包含具有大连市户籍且在大连长期居住的60周岁以上,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的城市居家老年人。老年人要有固定的家庭住所,且具备一定的居家照料条件,自愿接受必要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使其居家环境符合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条件。需要说明的是,重度失能的居家老年人,应有共同居住且相对固定的家庭照护者,可以是亲属也可以是其他照料人。
家庭养老床位由专业机构依据服务对象失能状况、居家环境条件及个体需求等情况,依据协议约定,对其居家环境关键区域或部位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老年人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进行地面防滑处理、高差处理、门改造、灯源改造、安装扶手、安装床边护栏等适老化改造项目。同时,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安装网络连接、紧急呼叫、智能手环、安全监控装置、门磁感应器、红外探测器等智慧化设施,实现老年人家庭与承接机构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有效连接。此外,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配置手杖、轮椅、助行器、自助进食器具、助听器等老年用品用具,让失能老年人在家“无忧养老”。
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的城市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城市低保老年人,经所在区市县(先导区)验收合格且连续提供服务达到一定时限的,市财政给予每张床位3000元的一次性定额补贴。此前已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适老化改造的家庭不再重复享受补贴。
社区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可以为自理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哪些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最重要的包含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以及助餐、助浴、助医等养老服务内容。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设有嵌入式养老床位,主要为周边老年人提供日托、短托等养老服务。2022年6月起,我市健全居住小区配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机制,大幅度提高新建居住小区配建养老设施面积标准,由项目总建筑面积的2‰提高到3‰,原则上单处用房面积不低于350平方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对老年人口多、养老服务需求旺盛的新建居住小区,在全国首创“居住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超出配建标准的部分按项目成本价回购”机制。目前,我市已形成涵盖区市县、街道、社区的三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温馨驿站。
登录“大连民政”微信公众号右下角,能进入“大连养老地图”。“大连养老地图”将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清晰直观展现给社会公众,包括养老服务机构的位置、床位数量、收费标准、机构特色、评定等级等内容,实现养老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问题造成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都可以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临时救助。
市民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建议可以劝导其前往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对不愿接受救助的,可以告知其救助管理机构联系方式和救助方式。
如发现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员,需联系公安机关或城市管理部门,由其护送至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或由公安机关、城市管理执法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直接护送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危重病人或有明显外伤人员到医疗机构救治。